同比來看 (不含南京汽輪),2018年度行業產銷平穩增長;個別企業虧損嚴重,導致行業利潤總額大幅下降;出口產銷量與收入增長幅度收窄;2018年原材料價格雖有所松動,但仍處在高位震蕩,成本不斷增長,擠兌了企業盈利空間;應收應付賬款全年高位運行,流動資金吃緊;行業平均綜合經濟效益指數下降。
簡要分析如下:
一、行業產銷平穩增長
(一) 行業整體情況
1、2018年實現總產量增長6.5%。
小型交流電動機產量,增長5.2%,其中永磁電動機產量增長3.1%。
大中型交流電動機產量增長12.4%(高壓電機增長 14.7%)。
一般交流發電機產量下降14.7%。
西瑪電機產量增長12.1%。
小型交流電動機產量2014年至2018年連續五年保持平穩增長;大中型交流電動機產量(高壓電機產量)在2014年至2016年連續三年下滑的基礎上,2017年止跌回升,2017~2018年高壓電機產量持續兩位數增長。
2、全年實現銷售量為同比增長5.7%。
其中:電動機銷售量增長6.2%;發電機銷售量下降1.6%。
3、全年實現銷售收入增長2.6%
其中:電動機銷售收入増長9.3%。電動機收入中永磁電動機收入増長5.1%;發電機收入下降14
%。
(二)企業情況
64家企業中,有45家企業增產,占企業總數的70.3%,其中11家企業增長率達20%以上;有17家企業減產,占企業總數26.6%。
有53家企業的銷售收入增加,占企業總數的82.8%,其中20家企業銷售收入增長率達20%以上;11有家企業的銷售收入減少,占到企業總數的17.2%;有52家企業的電動機銷售收入增加,占企業總數的81.3%,其中24家企業電動機銷售收入增長率達20%以上;有10家企業電動機收入減少,占15.6%:有11家企業永磁電動機收入增加,占16家永磁電機生產企業的68.8%;有9家企業發電機收入減少,占到11家發電機制造企業的81.8%。
二、個別企業虧損嚴重,導致行業利潤總額大幅下降
(一)行業整體情況
由于個別公司本期利潤總額虧損影響,導致整體利潤總額大幅度下降,全年行業實現利潤下降62.8%,(剔除個別公司的影響,本期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.2%)。
2018年剔除個別公司利潤因素,行業利潤總額同比趨于平穩。
(二)企業情況
在64家企業中有53家企業盈利,占企業總數82.8%;有37家企業利潤同比增加(其中有3家企業扭虧為盈),占企業總數57.8%;16家企業利潤同比減少,占企業總數25%;11家企業虧損(其中有3家企業虧損加劇,有2家企業步入虧損,6家企業減虧)。
三、出口產銷量與收入增長收窄
(一)行業整體情況
電機出口產量、銷量、出口收入均有回升,同比增長。
(二)企業情況
在38家出口企業中,有18家企業產量同比增加,占47.4%;有19家企業銷量同比増加,占50%;23家企業出口收入同比增加,占60.5%。
四、主要原材料價格略有下降
冷軋硅鋼片2018年季末平均采購單價為5754元/噸,同比減少489元/噸,下降7.8%。
電磁線2018年季末平均采購單價為57003元/噸,同比減少1961元/噸,下降3.3%。
碳結鋼2018年季末平均采購單價為4692元/噸,同比減少138元/噸,下降2.9%。
由于2017年電機原材料價格較上一年増加了10%~20%,雖然2018年原材料價格有所松動,但仍處在高位震蕩,原材料成本上升,擠兌了企業利潤空間。
五、產成品存貨減少、應收賬款下降、但應收應付賬款仍高位運行
期末存貨増長0.9%;產成品存貨下降1.6%;應收賬款總額下降3.5%;應付賬款總額約158.7億元,增長1.7%。
六、行業從業人員減少,入工成本不斷上升
全年從業人員平均入數為63318人,同比減少1752人,下降2.7%;
全年從業人員平均勞動報酬為68901元/人,同比增加8202元/人,人均增長13.5%。
七、行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回落
本期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186.1,同比下降20.2百分點。行業總資產貢獻率、行業資產保值增值率、行業成本費用利潤率分別下降2.2個百分點、5.0個百分點、3.3個百分點,使行業經濟效益指數大幅回落。
剔除個別公司數據后,2018年行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230.9,2017年行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224.4,同比略有增長。
八、行業會員的總量指標情況排名(僅供參考)
利潤總額超過6000萬元的企業有16家,較同期增加2家,16家企業利潤總額為32.7億元:產量超過600萬千瓦的企業有9家,9家企業產量占總產量65.4%:電動機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的企業有10家,10家企業電動機銷售收入占電動機總銷售收入70.7%。
2018年從宏觀經濟對行業的影響來看,下行壓力加大。部分企業經營困難,尤其是貸款較多的企業,遇到銀行收貸,資金更緊張。行業總產獻率、資產保值增值率、成本費用利潤率均不及上年同期水平。高壓電機因前兩年政策效應滯后帶來市場回升,但轉型升級仍是電機行業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。